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奶牛场管理-疾病控制篇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2  互联网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加强奶牛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每年春、秋两季要对奶牛进行防疫、免疫。同时应进行场内外大消毒,保证做到牛身、牛舍、周围环境、一切用具清洁卫生,加强奶牛卫生保健工作。每天用木梳给奶牛梳毛;经常坚持在挤奶前按摩乳房;冬夏季分别将棉乳罩和纱乳罩罩在奶头上,可避免奶头冻伤或被蚊虫叮咬;气温12℃以下时给牛饮温水;及时打扫圈舍,定时修整牛蹄,预防奶牛蹄病。
   对奶牛要细心照料,除了给它好食好住外,还要对它态度和蔼可亲,不能随便打骂,不能在牛舍里高声讲话、来回奔跑,不能让狗等动物到牛场乱吠乱叫,不然奶牛的产奶量都会受到影响。兽医给牛打过针,它就会记住。以后兽医进牛栏时,奶牛们都会怒目相对,或胆战心惊。所以奶牛场的饲养员应让兽医有事无事进牛舍转悠,以增加与牛之间的亲和力。
   平时要注意观察奶牛的健康。一、看采食。健康的奶牛有旺盛的食欲,吃草料的速度也较快,吃饱后开始反刍,在草料新鲜无霉变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奶牛对草料只是嗅嗅,不愿吃或吃的少,即是有病的表现。二、检查粪尿情况。健康的牛拉的粪便落地呈烧饼状,圆形,边缘高中心凹,并散发出新鲜的牛粪味,尿呈淡黄色、透明。如发现大便粒状或腹泻拉稀,甚至有恶臭,并有血液和脓汁,尿也发生变化,如颜色变黄或变红就是有病的现象。三、用温度计放入直肠测体温。正常体温为37.5℃-39.5℃,如果体温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就是有病。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牛,通常是患了大失血、内脏破裂、中毒性疾病,或者将要死亡。如果病牛发热与不发热交替出现,则可能患有慢性结核、焦虫病或锥虫病。四、观察牛的整体神态。健康的奶牛动作敏捷,眼睛灵活,尾巴不时摇摆,皮毛光亮。如果发现牛眼睛无神,皮毛粗乱,拱背,呆立,甚至颤抖摇晃,尾巴也不摇动就是有病的表现。五、望鼻镜。健康的牛不管天气冷热和昼夜,鼻镜不断汗珠,颜色红润;若鼻镜干燥无汗珠就是有病。六、对产奶量称量、记录,比较各次产奶量的差别。健康的奶牛产奶量比较平稳,如果产奶量突然下降,则是有病的征兆。
   奶牛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一般奶牛有病,如果不是很严重,都不要使用抗生素。即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打针注射,而不是口服。因为牛是多胃动物,口服时,抗生素会把牛瘤胃的部分有益微生物杀死,造成微生物群落失衡。一般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为了防病、促生长,会喂一点抗生素。但最多长到七八个月大时就要停喂;给奶牛打针的次数要尽量少。奶牛性情胆小、非常敏感,即使有陌生人到牛场参观,它们也会受惊而减产,打针的影响就更大了,所以接种疫苗,尽量采用联苗。打针后,奶牛产奶量会减少,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时。一般奶牛疾病不是很严重时,都会等到停奶后的两个月内再作治疗。要争取在这两个月内把奶牛调养好,让它们能以健康的体魄投入新一轮的产奶工作中。
   奶牛养殖场的员工不能喝生牛奶,注意预防人畜共患病,如巴氏杆菌病、肺结核病等。在巴氏消毒法发明前,欧洲因喝生牛奶或吃乳制品而染结核病的人不计其数。但自从巴氏消毒法广泛应用以后,因喝牛奶而染此病的人已很少见。
   几种常见牛病的防治方法。(1)牛腹泻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减料、换草、增水的同时,抓紧请兽医进行诊治。(2)乳房炎:常因挤乳技术或停乳不当、乳房和牛床不清洁,细菌从乳孔侵入乳腺而引起。急性乳房炎的乳房红、肿、热、痛、硬,奶牛不让挤乳,乳量少或停止,乳汁带红、黄色,有絮状物甚至面条状,有时挤出水样乳,一般体温不高。治疗方法:一般向患病乳头内注入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0.5克,蒸馏水25毫升溶解。注意反复挤净乳汁,每天4—6次有利于痊愈,重症者应及时对症治疗。(3)奶牛焦虫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病原为泰勒氏焦虫、巴贝斯焦虫。症状特征,病牛出现血红尿白尿,出现贫血、黄疸、水肿。治疗方法:贝尼尔(血虫净)每瓶1克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做深部肌肉注射。(4)子宫内膜炎:常见病牛从阴门中流出淡红色或棕褐色恶臭分泌物,混浊的粘液或脓样粘液,特别在卧地时或发情阶段流出更多。治疗方法:用消毒药(2.2%利凡诺、0.1%新洁尔灭、0.05%呋喃西林)、1%土霉素混悬液500—1000毫升,用皮管注入子宫,每天一次。(5)腐蹄病:奶牛蹄子长期浸泡于粪和尿中,运动场低洼泥泞,使蹄壳松软细菌入侵。症状:病牛走路踱行,病肢不敢负重,多卧地,腐烂蹄底疼痛。治疗方法:用福尔马林液洗蹄,修整蹄形,挖去蹄底腐烂组织,用5%碘酊棉球或松节油棉球塞填患部。



http://farm.00-net.com/yz/yn/3/2006-01-12/12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