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疾病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玉米的圆斑病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7-17  互联网

【分布与为害】玉米圆斑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炭黑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 ullstrup.)引起,局部发生严重。

  【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秕。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渍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苗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

  2.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400-500倍液喷雾。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要重新喷药,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http://farm.00-net.com/zz/liangyou/yumi/10/2009-07-17/5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