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网友投稿  2008-12-12  互联网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区春季气候干旱、降水少、休闲期蒸发量大以及传统地膜覆盖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利用降水资源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采用地面全膜覆盖,形成一个隔离层,阻断土壤中气体与大气交换,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地面蒸发损失,能达到充分保墒的目的。同时由田间大小相间的垄面形成的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可使天然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内,并沿播种孔下渗到作物根系周围,增加膜下墒情。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情况下,可使5mm左右的微量降水通过汇集而变成能使玉米种子发芽的有效水,从而使微水变小水,小水变中水,中水变大水,可最大限度地蓄纳降水,达到抗旱保墒和集水渗灌的目的。如果当年玉米收获后地膜留于田间,第2年继续种植玉米,除了节约投资外,还可起到免耕、减少风蚀与水蚀、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减少地表径流及水土流失的作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茬整地

    选择旱川地、梯田地或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以豆类、小麦、胡麻、马铃薯茬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接纳降水,熟化土壤。结合秋耕卧肥耙耱保墒。整地时,要求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绵、无土块,无根茬。

    2 科学施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结合秋季耕耱一次性施入农家肥45~60thm、纯氮150~200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氮磷比以1.0∶0.6~0.8为宜。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结合秋卧肥或在播种前将40%甲基异柳磷乳油7.kghm2加适量水喷于750kg细砂上制成毒土,撒施于土内。

    3 选用良种

    在海拔1800m以下地区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单2号、沈单10、豫玉22,海拔1800~2100m地区宜选用中熟玉米品种农大3315、户单1号、临单151,海拔2100~2300m地区宜选用中早熟玉米品种临单160、酒单3号、酒单4号。

    4 规格起垄

    平地先用齿距小行40cm、大行80cm的划行器划行后,再用步犁沿小行划线向中间翻耕起高15~20cm的小弓形垄,两小弓形垄中间为80cm宽的大垄,可将起小垄形成的犁沟沿土刮至大垄中间形成脊高5cm的大弓形垄,大小弓形垄中间为播种沟每个播种沟对应一大一小的两个集雨垄面。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要达到垄沟、垄面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大小垄共宽120cm。宜在第1道垄结束后再起第2道垄。

    5 覆膜播种

    选用140cm宽的地膜,覆膜时膜与膜之间不留空隙,应相接覆盖,而且相接处必须在大垄中间垄脊处,在相接处用土压实地膜。覆膜时要求地膜要与垄面、垄沟贴紧,两边地膜拉直压实,并且每隔2m压一土腰带。播种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春季底墒足时起垄、覆膜、播种可同时进行,穴深3m,每穴播2粒种子。如早春土壤墒情较差时可提前起垄覆膜,在垄沟内按株距打播种孔,并用大牲畜净粪或草木灰、细绵砂盖住播种孔,这样既能蓄住原有地墒,又不影响对后期降水的蓄存,并可提高地温,到播期再在播种孔开穴点播。

    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分苗期(出苗至拔节期)、中期(拔节期至抽穗期)、后期(抽穗期至成熟期)3个阶段。苗期管理的重点是保全苗,促壮苗,中期管理以促壮秆、增大穗为主,后期应重视防早衰、增粒重。

    6.1 苗期管理待苗顶膜时要及时放苗,放苗后用土和净畜粪封平孔口;发现缺苗时,要及时结合间苗移苗补栽。3~4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并及时掰叉、锄草。

    6.2 中期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在降水前后追施一次攻穗肥,一般追施尿素120~180kghm2。其方法是先在距玉米植株基部10~13cm处打10cm深的孔,然后将尿素施入孔内,也可用追肥枪将尿素注入,注意追肥后需用土压严孔眼。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发生粘虫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5%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叶螨时,可喷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防治;发生细菌性茎腐病时,可喷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发生玉米大、小斑病时,可喷5%井冈霉素水溶剂500倍液防治。

    6.3 后期管理若发现植株叶片发黄缺肥时,需在降水前后再追一次攻粒肥,一般追施尿素75kghm2。在雄穗抽出23时要隔行隔株去雄,但地块四周不去雄。散粉中后期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防秃顶。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变硬、有光泽时即可收获。

    7 注意的问题

    玉米双垄面集雨栽培技术解决了保墒与吸纳降水的矛盾,提前覆膜又能保墒、增湿,适时播种还能及时利用降水,但出苗前遇雨后则由于降水集中于种子周围而易形成板结,需人工破除。采用“一膜两年用”时第1年应施足底肥,特别要增施农家肥,以便翌年也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增产优势。
     

http://farm.00-net.com/zz/liangyou/yumi/2/2008-12-12/5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