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征 蟾蜍常栖息在湿润的石头下、洞穴内、草丛中、水沟边,也能长期在陆地不到水中生活,白天潜伏,黄昏开始觅食活动,特别在阴雨天或雷雨过后更活跃。冬季多在水底或泥土中、烂草堆内栖眠。2月天气转暖,出惊觅食。体长5厘米(一年)性成熟,3月~4月间产卵于水田、水沟、池塘的水草上,年产卵 5000枚~10000枚,成活率80%。蟾蜍卵呈黑色,一次产卵量5000枚左右,卵小,卵径1.5毫米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卵带长可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蝌蚪生活在水坑、沟渠内,吞食藻类或群集在动物尸体上摄食。蟾蜍以捕食害虫为生,适应性很强,无论水田、泥沼、坡地和林地都能繁衍,而且极耐旱。
二、饲养管理
1.养殖场的修建 可利用池塘、水沟及路旁低洼地建场,水宜静,水深中等,有一定密度的杂草,四周围墙高1米左右,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住。场内设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有草坪和菜地供栖息和取食。
2.繁殖种来源 ①一年四季都可捕捉蟾蜍,但惊蛰前后是捕捉的好时机,选择个体大、发育良好、健壮无病、无损伤的作种,按3雌1雄搭配,受精率可达90%。②气温12℃~16℃是蟾蜍产卵季节,大雨过后到稻田、池塘、水沟收集卵块,放入孵化池内孵化,注意及时换水和调节光照,春末夏初气温较低,宜直接光照,盛夏要遮阴,18℃~24℃是孵化适宜温度,经3天~5天可孵出蝌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