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鸟选配1、种鸟群 粗略地讲,种鸟群中公鸟应该是体型高大,黑颈体重在115千克以上,蓝颈135千克以上,雄性特征明显,有良好的配种能力,其姐妹的产蛋量在80枚以上。母鸟体型略小于公鸟,结构匀称,黑颈体重在110千克以上,蓝颈120千克以上,年产蛋量在75枚以上。公母鸟都应有详细的产蛋资料和系谱记载。有了良好的种群就可以人为地进行优化,淘汰低产鸟,不断提高种群的产蛋能力2、种鸟选配
目前习惯做法是,选择一雄二雌为一组,饲养在一个栏中,这样的组合可以充分发挥配种能力和产蛋能力,种蛋的受精率也高。在选择组合时,要详细查看系谱材料,选择那些有较高产蛋能力,体质健壮又没有血缘关系的个体,组成一个“小家庭”。这个家庭成员基本上是个体选择和种鸟的遗传基因相结合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产虽高,受精率高的父母代,会把这些优良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很可能有个别后代的繁殖能力高于亲代。种鸟交配后,要注意每个组合的繁殖能力和成员的亲合力表现。对个别亲合力不强、不愿意与对方交配的或互相打斗严重的鸟,耍及时加以调整年龄选配不能忽视,由于公、母鸟性成熟不同步,雄乌一般比雌鸟晚半年,有经验的场家主张母鸟年龄在四个月左右,公鸟年龄在36个月左右参加选种,这样选配,公、母鸟发情表现旺盛,配种能力强,种蛋质量好,受精率高,也有的地区饲养条件、气候条件好,有母鸟年龄在18个月就有发情、配种、产蛋表现,但蛋的质量和受精率略低选配是选种并继续,是育种工作的重要阶段。选种交配是育种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关育种中的近亲交配和非亲缘交配,同系选配和非同系选配等方法,都是想获得比亲代产蛋能力更好的后代或育成新的品系。这方面的知识和生产中的运用,待今后实践中逐步探讨和推广
二、种鸟的饲养管理集约饲养种鸟,就是一组种鸟集中在一个栏中饲养,它的饮食全靠人工定时、定量供应,不能自由采食自已所需的食物。供给种鸟的配合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否恰到好处,是决定种鸟繁殖性能能否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种鸟的营养供应是极其重要的。优良的种鸟,加上全价的配合饲料和好的饲养管理方法,是种鸟较好发挥繁殖性能的先决条件,三者缺一不可1、种鸟的营养标准我国饲养鸵鸟的历史较短,鸵鸟的营养标准多参考南非等国现行标准。由于我国种鸟来自不同国家,饲料水平、饲养管理、气候环境都不尽相同,所沿用的饲料配方千差万别,非常不统一,所以鸵鸟营养供应和饲料报酬,经济效益也自然差距很大。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养殖专家已作了很大努力,但还希望有条件的场子与当地的科研所和高等院校挂勾,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利用科学手段,因地制宜地研究探讨我国鸵鸟所需的营养和最佳饲斜配制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