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家兔饲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两种家兔寄生虫病的防治

网友投稿  2008-12-29  互联网

    兔蛲虫病 
  
  该病是由兔栓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栓尾线虫虫体呈线状,雌雄异体,雄虫体长3~5毫米,粗0.14~0.2毫米,为线头状;雌虫长8~12毫米。该病分布较广,感染较普遍,是家兔常见的线虫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一)临床症状 
  
  少量感染时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由于幼虫在盲肠膜隐窝内发育,并以粘膜为食物,可引起肠粘膜损伤,有时发生溃疡和大肠炎症,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下痢,严重者死亡。患兔后肠疼痒,常将头弯回肛门部,拟以口啃咬肛门解痒。大量感染后可在患兔的肛门外看到爬出的成虫,也可在排出的粪便中发现虫体。 
  
  (二)防治措施 
  
  (1)该病不需要中间宿主,而是通过病兔粪便污染环境后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要经常清洗消毒笼具,并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2)定期普查,及时发现感染兔,并用药物(盐酸左旋咪唑)驱虫。(3)药物治疗可选用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6毫克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一次口服;硫化二苯胺,以2%的比例拌料饲喂。 
  
  豆状囊尾蚴病 
  
  该病是由寄生于狗、狐、猫及其他食肉动物小肠内的豆状带绦虫的幼虫―豆状囊尾蚴寄生在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疾病。 
  
  (一)临床症状 
  
  少数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生长稍缓慢。大量感染时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被毛粗糙无光泽,消瘦,腹胀,可视粘膜苍白,贫血,消化不良或紊乱,食欲减退,粪球小而硬,严重者出现黄疸,精神萎靡,嗜睡少动,逐渐消瘦,后期有的发生腹泻,有的发生后肢瘫痪。感染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死亡。 
  
  (二)病理变化 
  
  肝脏肿大,腹腔积液,肝脏表面、胃壁、肠道、腹壁等处的浆膜面附着数量不等的豆状囊尾蚴,呈水泡样。肝表面和切面有黑红、黄白色条纹状病灶,病程较长者可转化为肝硬化。 
  
  (三)防治措施 
  
  (1)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兔场或周围养狗、猫等对兔场饲料和饮水的污染所造成。因此,要严防狗、猫进入兔场、兔舍,特别防止狗、猫粪便污染饲草、饲料及饮水。严禁将豆状囊尾蚴或带有豆状囊尾蚴的兔内脏喂狗、猫。(2)治疗可用吡喹酮,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5天;或每公斤体重35毫克喂服,每日1次,连用3天;或每公斤体重50毫克,加适量液体石蜡,混合后肌肉注射,连用2天;或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5毫克内服,连用5天,均有良好效果。 


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4/2008-12-29/3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