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地种植冬小麦,在丹东地区主要集中在鸭绿江中游的河滩地上,面积有数万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应该是早熟,抗寒,抗倒伏、抗病,高产的,如丹东地区目前大面积应用的“米808”,“农大138”等,大部分性状都很好,也可以引种北京地区的抗寒冬小麦品种。河滩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根据冬小麦品种生物学特性,针对冬麦北移的主要障碍因子和增产关键而总结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冬小麦能否安全越冬,与越冬时苗龄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根据研究,越冬时麦苗应有5~6片叶、3个以上分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河滩地的适宜播种期应在9月15~25日。
2.掌握合理的密度为了在冬前培育壮苗,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推广的品种大多数分蘖力较强,应适当稀播。与其他地区相比,河滩地播种量应适当加大,比一般地块要大20%左右。
3.重视因地施肥丹东地区不同河滩地的土质及土壤肥力高低有很大差别。土质较好的河滩地,随播种每亩施磷酸二铵8公斤左右,拔节前后于降雨前追施尿素5~10公斤。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干热风较为频繁,没有灌溉条件的河滩地,在开花末期至灌浆初期要连续喷2次磷酸二氢钾,以利于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千粒重。
4.镇压保墒为确保每亩成穗数,在播种后、越冬前、返青3个关键时期,要因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镇压保墒。播种后镇压可确保基本苗,越冬前镇压可保证冬小麦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越冬,返青时镇压能提高返青率。
冬季镇压:丹东地区冬季气温低,土壤冻结,地表经常出现冻裂现象,容易发生冻害死苗。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应在冬季和土壤化冻前进行镇压。地表出现裂缝的,可在冬季进行压麦,压碎坷垃,添补裂缝,减少水分蒸发,有防寒、保墒、改善耕作质量等作用,对春季发苗也极为有利。
拔节初期镇压:拔节初期,对群体较大的壮、旺苗进行镇压是壮秆防倒的重要措施。一般在小麦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未露出或刚露出地表时镇压效果最好。镇压后基部节间明显缩短,株高降低,还可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成穗整齐,对壮秆防倒有较好的效果
镇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镇压时应遵守以下原则,即土壤过湿不压,麦苗过弱不压,麦叶冻硬不压(一般在晴天下午进行镇压),土壤过于、过硬时,应先松土后镇压,苗小时轻压,大苗适当重压,旺苗连续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