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点。
主要侵害1~3月龄猪只;寒冷、潮湿季节、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时发病较多;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慢性最为常见。
2.临诊症状。
急性体温41℃以上,慢性体温一般无变化;持续下痢,粪臭;并发肺炎者咳嗽,有时呼吸困难;病末期十分瘦弱,皮肤上有紫色斑。
3.病理变化。盲肠、结肠黏膜有圆形、堤状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管变厚,无弹性;肠系膜淋巴管呈索状肿;肝脏有灰黄色小坏死灶。
4.病原。
为猪霍乱及猪伤寒沙门氏杆菌等;为两端钝圆小杆菌;在鉴别培养基上长出特征性菌落。
5.治疗。
对全群仔猪进行观察,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并指定专人负责照料,治疗方法甚多,介绍数种供选用。
⑴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1克计算,口服每日2次,连服3天。
⑵复方新诺明每天每千克体重0.07克,分2次口服,连服3~5天。
⑶磺胺脒按每天每千克体重0.2~0.4克计算,分2次口服,连服3~5天。磺胺-5甲氧嘧啶与抗菌增效剂按5:1混合,按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口服,每日2次,连用3~5天。
⑷喹诺酮类药物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需要指出,各地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也有差异,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发病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必须坚持改善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6.防制措施。
⑴未发病时的经常性工作。如前所述,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用具和食槽经常洗刷,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以减少感染机会。哺乳及培育仔猪防止乱吃脏物,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⑵注射疫苗。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每头份5~10毫升,掺入少量新鲜冷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口服免疫反应轻微。或将1头剂疫苗稀释于5~10毫升冷开水中给猪灌服。
本疫苗系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株,冷冻真空干燥制成,适用于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健康仔猪。按瓶签注明头份口服或注射,但瓶签注明限于口服者不得注射。
本疫苗使用时注意事项:⑴稀释后的疫苗限4小时内用完。用时要随时振摇均匀。⑵体弱有病的猪不宜使用。⑶对经常发生仔猪副伤寒的猪场和地区,为了加强免疫,可在断乳前、后各注射一次,间隔21~28日。⑷口服时,最好在喂食前服,以使每头猪都能吃到。⑸注射后,有些猪反应较大,如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减食等症状,一般1~2日后可自行恢复,重者注射肾上腺素。口服后无上述反应或反应较轻。
⑶发病后的措施。①病猪及时隔离和治疗。②圈舍要清扫、消毒,特别是饲槽要经常刷洗干净。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后利用。③根据发病当时疫情的具体情况,对假定健康猪可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进行预防。连喂3~5天,有预防效果。④死猪应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