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5天。株型紧凑,剑叶较宽,株高111.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60.6粒,结实率75.4%,千粒重31.9克。抗性:稻瘟病平均3.9级,最高5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2.9,垩白粒率13%,垩白度2.1%,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B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6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49%(不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591.1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4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3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5%。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8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中苗移栽,栽插方式宜宽窄行,每亩栽插1.3~1.5
万穴、基本苗达到10万苗左右。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忌偏施氮肥。高产栽培过磷酸钙每亩用量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在水浆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后期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实际和发生动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