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疫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及场区的环境卫生,合理进行药物预防,以增强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药物预防是猪群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饲料中按国家卫生、畜牧部门规定的范围和剂量适量添加一些抗菌类药物,不仅可以抗病,而且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的增重也有一定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杆菌肽、土霉素、金霉素等。 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暖棚猪舍内,尽量谢绝参观。 所有出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过猪舍门口的脚踏消毒池(垫)、紫外线全身照射消毒及消毒液洗手后方可入内。 严禁在舍内养猫、养狗或饲养其他动物,以防交叉感染。 加强饲养管理,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传播。应根据猪的不同生理、生长阶段和生产需要,以防疫病,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保证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消毒是消灭病原体,清除、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平时猪场要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在消毒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地面、饲槽、用具、猪体等)选择消廉价、作用快和使用方便。常用的消毒药有来苏儿、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火碱、生石灰、碘类和季胺盐类等消毒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喷洒、浸泡和熏蒸等。①带猪消毒,猪舍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②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火碱水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空圈5~7天后再进猪。③仔猪培育室和产房的消毒是先将产床浸泡、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按1:2比例混合进行熏蒸消毒。④母猪的消毒,用0.2%~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运送饲料的包装袋再利用时,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便用,以防止病原体污染饲料。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实需要引种,应该从非疫区、无疫病猪场引进,并注射疫(菌)苗后方可放入暖棚舍内。自繁自养可有效地防止从外地引猪时带进的疫病,减少场内疫病的发生。根据养猪计划,养一定数量的母猪,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解决猪源问题。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严格按疫(菌)苗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保存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对过期失效、不真空的疫(菌)苗予以废弃。
接种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批号、产地、注苗时间等)。对疫(菌)苗包装瓶要集中销毁。 认真观察猪的采食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死亡的病猪要及时剖检,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分析,对不能确诊的应采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检验。
使用的兽医器械,如耳号钳、注射器、针头等要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或本场流行时,在采取相应防制措施的同时,必须上报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按寄生虫控制程序做好驱虫工作,常见的寄生虫有体内的线虫、吸虫及体外的蜡虫、虱等。选择驱虫药的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价廉。常用的体内驱虫药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体外驱虫药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辛硫磷等。驱虫时必须严格按所选药物说明书给药。①猪场在实施控制程序驱虫时,每3个月驱虫1次。②对妊娠母猪于产前1~4周内驱虫1次。③对公猪每年至少驱虫4次。④所有仔猪在转群时驱虫1次。⑤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驱虫1次。⑥新引进的猪间隔10~14天进行2次驱虫,并隔离饲养至少30天才能和其他猪并群。⑦驱除体外疥螨、虱时,应间隔1周进行2次驱虫。 (二)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是防止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通过预防接种,使猪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抵御相应病原体对机体的侵害。猪群的免疫程序要根据猪的日龄和当地疫情流行具体情况而合理制定,使猪群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建议采用以下免疫程序:
1.仔猪阶段(0~35日龄)
(1)猪瘟免疫20日龄仔猪首次免疫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剂量为4头份,肌内注射。在猪瘟流行的疫区可采取超前免疫的方法,即在初生仔猪擦干体表粘液后,立即肌内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头份,待30~60分钟后再让仔猪吃奶。采用该方法时,断奶时再加强免疫1次,半年后再进行免疫。 (2)伪狂犬病免疫发生过伪狂犬病的猪场,母猪妊娠后期没有进行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免疫的后代仔猪,可在1~8日龄时进行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免疫剂量为1头份。
(3)仔猪副伤寒免疫30日龄采用口服或注射的方法,免疫剂量为肌注1头份,口服2头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