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细 菌 性 猪 病 的 控 制 与 治 疗(2)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7-13  互联网

(四)猪痢疾(猪血痢)

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致病,表现为血痢、黑痢。一般感染7天以上猪只,2-3周龄最易感。

症状:潜伏期10-14天,病始发烧,精神欠佳、厌食,腹泻开始为黄色或黄灰色软粪,最后拉水样便。有的病猪拉出灰褐色粪便。病情严重时,排出红色糊状粪便,含有大量粘液、血液和脓性物,夹有血斑,恶臭,形似豆腐渣的稀粥状,进而变黑,似高铜中毒粪便,病猪常拱背排便。剖解,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结肠和盲肠粘膜肿胀,肠内容物较稀,并混有粘液或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帐。

防治:

1.坚持自繁自养,千万不要到疫区引猪。引进种猪要隔离一个月以上,确属健康,方能合群;

2.做好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对猪舍、饲槽和用具要经常消毒,尽量减少和防止一切应激因素的影响;

3.发病场及时隔离病猪,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全群预防投药;

(1)痢菌净,剂量3毫克/公斤体重,连服3天,停药7天后再服3天,或用注射液,也用3天,配合VB2治疗效果更佳;预防量50克/吨饲料;

(2)痢特灵3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预防量100克/吨饲料;

(3)四环素100-200克/吨饲料,喂3-5天;

(4)二甲硝基咪唑,治疗250克/吨饲料,预防量100克/吨饲料;

(5)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等均有一定疗效;

4.种猪感染此病后,绝不可再作种用。

(五)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杆菌病)

本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各龄猪均易感染,主发2-4月龄猪群。

症状:慢性为主要病型,急性型发生于断奶仔猪。

急性型(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食欲不振,鼻端干燥,有时呕吐,眼结膜潮红,有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粪恶臭带血,病猪常由于腹痛而弓背尖叫,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期1-4天,死亡率较高。

慢性型(肠型):体温升高,40.5-41.5℃,以后发热幅度不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周期性便秘和腹泻,排出粥样或水样粪便,粪便臭,混有血和粘液,腹部和四肢皮肤有痘样湿疹,下痢猪脱水且渴欲增加,有的猪发生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加速、流鼻液,病期2-3周衰竭而死。

病变:急性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变化,尸体有出血斑点,皮肤呈淡兰紫色,形似猪瘟,尤以鼻、尾、耳部明显,耳的浅表可能发生坏死;慢性的典型病变是结肠和盲肠的增厚、坏死、溃疡和糜烂,使盲肠表面覆盖着一层“麸皮样”坏死。

防治:

1.增强仔猪抗病力,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

2.仔猪断奶后,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肌注口服均可,免疫期9个月;

3.发病猪要及时隔离,并及早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复方新诺明、氟哌酸、黄连素、硫酸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再配合VB2使用,疗效更佳。使用方法:

A.氯霉素:口服50-100毫克/公斤体重、天,肌注30-50毫升/公斤体重、天,疗程4-6天;

B.卡那霉素:肌注10-20毫克/公斤体重、天;

C.痢特灵:口服20-40毫克/公斤体重,日2次,3-5天后,剂量减半,再服用3-5日;

4.病死猪要深埋,不可食用,以免发生中毒,对尚未发病猪要进行抗菌素药物预防。

(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

症状:发病初期表现打喷嚏、吸气困难和发鼾声,鼻孔排出水样透明或粘液性鼻漏或混有血液,随着病程延长,鼻筒向一侧歪斜,鼻腔中常见有大量粘液或脓属干酪样渗出物。

防治:

1.加强综合防疫制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猪舍的通风,改善猪的生产发育环境,防止病猪入场;

2.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母猪在分娩前40天和25天分别接种1次;仔猪出生后2周接种1次,30日龄再接种1次;

3.对病猪要隔离、消毒,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磺胺二甲基嘧啶、金霉素、复方新诺明、泰乐菌素、氯霉素、恩诺沙星、链霉素、四环素等,哺乳仔猪用卡那霉素滴鼻效果也较佳。

(七)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是由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器官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多发于2-5月龄猪。

症状:最急性病猪可突然死亡,体温升高到42℃以上,食欲不振,鼻唇干,精神沉郁,停食,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腹式呼吸严重,关节肿胀、跛行,耳朵、头、腹、股部皮肤紫绀色,有出血点,有时可见从口、鼻流出白色带血泡沫状液体。耐过猪可见被毛粗乱,咳嗽,呼吸困难,生长缓慢或停滞。剖解,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

防治:

1.加强综合防疫制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尤其是猪舍的通风,改善猪的生长环境,防止病猪入场;

2.对病猪要隔离、消毒,并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预防可用SMZ(复方新诺明)400ppm、TMP(甲氧卞氨嘧啶)400ppm和土霉素600ppm拌料;治疗药物可用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泰乐菌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交替使用,配合营养药物效果更佳。地塞米松、安乃近、咖啡因、安基比林用于退热、提神,但至多用1-2次,防止体温下降,否则更为危险。

(八)猪肺疫(锁喉风)

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咽喉炎和呼吸困难。

症状:

急性型: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和败血症,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烦躁不安,张口呼吸,不食,作犬坐姿势,咽喉部和颈下部红、肿、热、痛而坚硬,流口水、鼻液多粘稠且出带血泡沫,眼、口腔粘膜、鼻盘、颈、胸腹下部皮肤呈紫绀色,皮肤上有红斑,先便秘后腹泻,死亡率可达100%。剖解,咽喉粘膜及周围皮下组织炎性水肿,气管、支气管粘膜肿胀,管腔内有泡沫状液体。

慢性型:体温升高不超过41℃,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2-3周后少数病猪可以不治自愈。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条件,增强猪只抵抗力;

2.预防接种疫苗,可供选用的有猪肺疫弱毒苗、二联苗和三联苗;

3.发病后应立即采用隔离、消毒和药物治疗措施;

A.病猪及可疑猪,可选用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喹诺酮类药物肌注3-5天,并配合VB2、高免血清联合治疗;

B.发病群可用甲砜霉素100-300ppm、土霉素300-500ppm拌料,或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50-100ppm饮水;

4.对未出现症状的猪或疫情过后进行猪肺疫疫苗注射。

(九)猪喘气病(猪地方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本病由猪肺炎霉形体(支原体)引起,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喘。

症状:急性表现为呼吸困难,象拉风箱,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壁呈波浪式抖动,趴地喘气,发出喘鸣声。慢性表现为弓背干咳,早、晚或气候突变时咳嗽更明显,病猪消瘦,毛焦,生长十分缓慢。剖解,肺部显著膨大,水肿和气肿,若并发其它细菌感染,可出现胸膜炎、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

防治:

1.控制环境温度、空气质量,降低饲养密度,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大单元采用全进全出制度;

2.采用大北农“呼立消”预混料进行综合防治;

3.采用疫苗进行免疫,保护率能达到80%以上;

4.药物治疗,可选用泰妙菌素(支原净)、泰乐菌素、利高霉素,并与硫酸粘杆菌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联合使用。目前使用较好的药物配伍是:泰妙菌素100ppm+金霉素300ppm或泰妙菌素100ppm+强力霉素100ppm进行拌料饲喂。

http://farm.00-net.com/yz/zhu/10/2011-07-13/1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