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各种疫病,就象一团乌云,时刻笼罩着养猪生产者特别是规模猪场管理者的头顶。由于疫病所带来的毁灭性损失,往往使养猪生产者谈病色变。本文就猪疫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制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传播途径
1.1 引种
这是猪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国外猪种引入我国之前,尽管那时缺医少药,但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严重疫病并不多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良种猪的大量引进,我国的畜牧业获取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地优良品种资源也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养殖专业户和养猪场,大多数都要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各种新疫病也在逐渐漫延、增加。尤其是养猪专业户,由于对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哪里的种猪便宜就到哪里买。买回后又无隔离措施,引种前也不了解种猪场情况,很可能给本场引进重大疫病。
1.2 交易
九十年代初期,有些疫病在供港猪场较易发生、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少数供港猪不合格退回之故。在交易市场上,各种猪汇聚一起,通过排泄物、呼吸、接触、蚊虫叮咬等方式极易感染疫病。有的种猪不合格,从装猪车上卸下又赶回猪舍,从而使疫病随之扩散。更有不法商贩,对病猪或病死猪肉低价购入,以市场价售出,从中牟取暴利.极易引起疫病暴发而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是农村养殖业疫病难以扑灭的主要原因。
1.3 环境
污染的环境是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畜舍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格,粪便清理不科学、病死猪处理不当等因素都易造成疫病在猪群中扩散传播。此外,未经严格消毒的人员、车辆、用具和设备进入猪舍也是疫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如果本场或上游的水源被污染,疫病往往难以幸免。因而,猪场最好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或用严格消毒过的深井水,可减少病原传播机会。
另外,当某猪场发生疫病时,病原微生物随着悬浮物升入空中,随风漂向四面八方。白天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把悬浮物中的病原体杀死,但在夜晚,特别在有台风的季节,带有病原的悬浮物可以漂得很远。所以在规模猪场较多的地方,如猪场之间相距很近(有的只有几十米),一旦有一猪场发病,旁边的猪场往往难逃厄运。
1.4 饲料
用污染严重的饲料喂猪危害极大,尤其是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其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较高。因此,原料在加工前最好进行微生物检验,饲料建议采用蒸汽短,时间加热(80℃),然后制成颗粒料较为理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猪场喂完料后的编织袋又售还给销售饲料原料者,如果该猪场感染了某种疫病,就有可能通过灰尘污染编织袋,这些编织袋流入市场再次进行利用,从而把疫病传入更多的猪场。
1.5 授精
携带病原的种公猪通过授精途径很容易导致疫病的广泛感染,甚至影响到子代。人工授精过程中用具消毒不严或操作不规范都是造成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所以精液应选用来自健康公猪的精液,而且除了要重视精子活力检查外,也应该对精液进行常规无菌检验,但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同时人工授精应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
1.6 疫苗
目前国产和进口疫苗是通过筛选自然弱毒株、强毒致弱和强毒灭活三种方式产生的,接种活苗本身就是一个散毒过程,而且弱毒株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突变,成为强毒株或变异株,对猪群危害很大,尤其是易感仔猪。因而,尽量少用或不用活苗,目前我国生物制品的生产和使用相当混乱,虽然有关部门正在逐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但生产高效安全的理想疫苗尚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1.7 动物
在炎热的夏季,蚊、蝇、虻等吸血昆虫大量滋生,活动频繁。凡能由它们传播的疫病都较易发生。鼠、猫、犬是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或是中间宿主,所以它们也是疫病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杀虫、灭鼠、禁养动物是猪场防疫灭病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 防制对策
2.1 做好引种准备
引种前,首先应调查引种地和本地区的疾病发生情况,以便随时做出应变措施。应对隔离舍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后杜绝人员进出,1周后方可进猪。若是车辆运输,在出发前和到达拉猪点时应充分清理,严格消毒。选择的目标猪场,最好是新建场或建场时间不超过5年以上,选址合理,符合科学养猪及防疫要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生产水平较高及市场体系完善、信誉度高的场家;对目标场的卫生防疫情况进行调查,以便确定建立该种猪(群)的卫生防疫方案,使种猪从一开始就排除疫病潜在因素的困扰。
2.2规范种猪市场
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要求,对种猪场销售的种猪应有耳号和耳标以及种猪系谱卡和种猪合格证,同时对种猪的健康情况也应有说明,如有没有注射过蓝耳病、伪狂犬病疫苗等。禁止种猪销售的不规范行为,对没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猪场不可作种猪销售,对乡镇配种站的种公猪必须持有种猪系谱卡和种猪合格证和经营许可证。
2.3 加强种猪预防
所引种猪到场后,及时供给清洁的饮水.最好饮用补液盐水,以补充电介质。待猪充分休息3~4h后再喂料,最好用种猪原先正在喂的饲料,以防止因饲料改变而造成不适应,并只喂平时的30%,由少到多,逐渐变换为本场饲料(1周左右完成),一般经2~3d即可过渡到自由采食状态。注意畜舍的通风、温度等条件,注意观察猪只的活动状态,有异常情况及时诊治,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有的养猪场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建有隔离舍,所购种猪在隔离舍内饲养1个月后再放入猪场,这表面上看来已十分严格。但如果所购种猪有某种隐性感染的疫病,混养后也可引起本场猪感染发病。为了预防此种情况,种猪在隔离舍饲养数天时,将淘汰母猪或12~14日龄的仔猪、60~70日龄的断乳仔猪、妊娠70~80d母猪与种猪混养,有意识地让它们接触感染,如果本场猪发现有症状出现,则说明所引种猪带有疫病,这样可有效防止种猪把疫病传入本场。
2.4注意环境管理
猪场场址要背风向阳,与现有猪场的间隔要求在千米以上,猪场周围要种植绿化带,以防“祸从天降”;不能靠河流中的水作饮用水,可自己打深井解决水源;所建猪场应有围墙、应设消毒池,以防人员把疫病带入。坚持消毒制度,一般每5~7d消毒1次,消毒药要经常更换,不可长期只用一种消毒药,以防某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污水处理最好建沼气池,以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对使用过的饲料编织袋应进行消毒处理方可销售,但这是一个宣传教育的问题。因为只要有一个发病的猪场不遵守这一规定,其疫病就难以消除。同时,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注重通风和卫生干燥,尽量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感染机会。提供合理的日粮以确保猪体健康,注重免疫以增强某些疫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猪场还要重视消灭老鼠,防止猫、狗进入猪舍。
2.5重视宣传教育
一些农村养猪专业户,对于疫病的防制缺乏理论上的理解,因此多年来一直只重视治病不重视预防。讲起某个兽医药到病除时就津津乐道,而对某些疫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他们则不明其理,当自己所养的猪被染上疫病以后。由于经济上承受不起损失.又把病猪销售给商贩流向市场。这样的恶性循环,所损失的是养猪者自己。因此,大张旗鼓地对农民进行疫病防制的宣传教育,是摆脱疫病防制上的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
2.6 加强执法力度
对某些传染病的处理国家已有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其中关键条文应让所有从事生猪生产、销售人员都理解,对以身试法者必须绳之以法,逐步形成人人守法诚信的社会氛围。切实加强疫苗的研究、生产、进出口、监督、使用等活动,使之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坚决打击各种非法生产和使用疫苗的行为,禁止、杜绝假劣疫苗在市场上流通,在生产中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