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对虾养殖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低盐度养殖斑节对虾试验

零零社区网友  2009-06-30  互联网

    我站2005年7月在江门市郊区利用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进行斑节对虾低盐度养殖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3.2亩,池深1.8米,池底平整。池塘有一长边(约60米)为石基砌成。配备1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1.2千瓦水车式增氧机。池塘有砖砌的进排水系统。池塘用水为外沟河水和抽取地下咸水配合而成。地下咸水盐度大约10左右,从地下20多米处抽取。

    2.清塘消毒和进水 6月29日抽干池塘余水,用5包漂白粉连塘基全面泼洒消毒,7月1日开始用小深水泵抽地下咸水,需要日夜不停抽,至7月11日停止抽地下咸水。由于受潮水影响的原因,7月7日配合抽取外沟河水约1.2米,12日测池塘水的比重为1.005。13日再用6包漂白粉消毒,15日泼100千克茶麸以杀灭野杂鱼和调节水质, 18日泼100千克生石灰来调节酸碱度,19日早上泼1包"绿之源"发酵植物肥,用以肥水。20日泼2包底质改良剂,并开一台叶轮式增氧机。

    3.苗种淡化和投放 斑节对虾苗种运自湛江,托专门进行南美白对虾标粗淡化的虾苗场进行淡化,我们每天跟踪观察。苗种共15万尾,规格1厘米,较整齐,盐度20,放1个5立方米水体的水池淡化。早晚投喂丰年虫和3~4餐虾片,经过8天淡化,于7月21日出池,盐度10左右,共出苗13万尾,规格达1.5~1.8厘米。苗种健康,活力好,相对整齐,放池塘马上游开,连续几天晚上用手电照到池边有很多苗,说明苗种适应力强。

    4.养殖管理

    (1)投喂:放苗第二天开始投喂虾片,分早晚两餐投放。投喂量为15~20克/万尾,用40目筛绢洗出后沿边泼撒。8天后转投喂斑节对虾0号料,按8%投喂,早晚各一餐,且逐日增加投喂量。放苗20天,由于晚上观察塘边很多虾,且虾苗生长较快,每天投喂改为早中晚三餐,投喂量为5%~7%,按3∶3∶4比例投放。放苗40天投喂斑节对虾1号料,60天投喂2号料。放苗80天后,斑节对虾摄食不稳定,且罾网不易检查和确定投喂量,我们开始每天中午投喂一餐河蚬肉,按虾体重的2%~3%投喂,有时取的蚬肉较多,留到傍晚和虾料一起投喂,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2)水质调控:在放苗前5天我们施放自制光合细菌40千克,在放苗后3天又施放光合细菌50千克和2千克生物肥水王(枯草芽孢杆菌等)。由于盐度较高和下雨的影响,放苗10天水色较清淡,为了使水快点肥起来,我们从旁边养鱼塘(水色浓绿)抽水(小潜水泵抽)到虾塘进行接种,然后施1包精灵肥水素(有机植物肥)和30千克光合细菌。平时下雨天就泼底质改良剂或生石灰,每隔一定时间,视水色、水质情况施放一次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或二者配合一起用。如果天气不好,水色较淡,就用小水泵从鱼塘抽水进行加水和调节水色。尽量保证较好水色和适当透明度。经常监测池塘水的亚硝酸氮、氨氮、PH值和大雨后盐度。

    (3)增氧:由于放苗量较少,放苗后20天才开增氧机,且是中午开2~3小时,一般开水车式增氧机为主。天气不好,下半夜也开1台增氧机,放苗后40天,每天2台机轮流开,每天开机时间至少12小时,且水车式增氧机开机时间较长些。放苗后80天,每天开机时间至少15小时,有时两台增氧机一起开。当然,天气很好,水色较爽绿,可以适当少开机。但后期遇到闷热雨天,我们还辅助投放片片氧(增氧颗粒),以预防缺氧。

    (4)病害防治:养殖中发现对虾容易发生"起毛"(全身甲壳覆盖毛绒状脏物)爬边,慢慢造成死亡。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并有效刺激其正常脱壳。一般每15~20天泼7.5~10千克茶麸/亩或石灰+茶麸一起泼洒,另按时泼底净和虾蟹安(中成药)。平时定期投喂脱壳素、Vc、诱食风味宝等药饵。按疗程投喂保肝护肝药饵。视水质情况和天气情况不定时添加鱼塘水,也可以帮助斑节对虾脱壳,避免对虾"起毛"爬边。平时多观察水质情况,防止藻类老化死亡,导致水质老化。

    二、试验结果

    2005年11月19日干塘收虾,共收虾696千克,亩产217.5千克,平均规格110尾/千克,售价50元/千克,收入34800元。总开支15650元,利润19150元,亩利润5984元。饵料系数1.78(包括投喂的蚬肉)。

    三、讨论和分析

    要想斑节对虾生长速度快,且卖得好价钱,苗种种质是关键。如果所养对虾一直为蓝色或浅蓝色,该种苗种质较差。如果所养对虾体色蓝、褐相间,则其种质个体大,色泽好,为优良种质。斑节对虾养殖到中后期,应该配合投喂蚬肉,而有条件的最好配合投喂小蓝蛤,这样能减少其相互残杀,提高其生长速度。


http://farm.00-net.com/yz/sc/xia/5/2009-06-30/32824.html